(本文為轉發,來源為微信号“我愛寄生蟲”)昨天本學期野外撿釘螺現場實習的出發時間在所有參加人員的配合之下,比預期的早八點提前了十分鐘,但濃霧使得本應非常順利的行程在高速入口延誤近一個半小時,以至于中午1點鐘才安全返回學校。

(因濃霧封閉時的高速入口處)
邀請姜昌富老師來參加本次活動,拟在目的地現場向大家講講過去親曆防治血吸蟲病的一些人文故事,姜老師是我國控制消滅血吸蟲病的一段關鍵時期的參予者和見證者,有着非常豐富的寄生蟲病診斷防治實戰經驗,其語言诙諧幽默,上課深得學生們喜歡。既然此時車子停着等待雲開霧散,倒不如提前就在車上開講,《送瘟神》這首毛澤東著名詩詞就誕生于全國防治血吸蟲病背景之下,姜老師圍繞着《送瘟神》開啟了客車上的别樣演講,逐句展開詩詞,引經據典,博古通今,結合人生經曆,引伸出血吸蟲病中的各種專業知識,生動有趣,聽得人聚精會神,收獲良多,對血吸蟲病和滅螺有了更多形象的認識。

姜老師車上講課的情景
約十點鐘,封閉的高速才被放行,我們的車子緊跟着駛上高速,姜老師不為所動,仍然講着故事,由于受大客車的機動聲和搖晃感幹擾,才被迫結束了講課,姜老師座下來大口喝着水輕聲說到:站不穩,講不下去了。但我心裡清楚,已講一個學時,這是長年累月上課所建立起的肌肉記憶的一種本能反應,何況又是連續講了兩台車子。衷心感謝姜老師時隔三年後再次給予我們血吸蟲現場實習活動的支持和指導。
車子來到現場,一大片草坪躍入眼簾,簡單聽取漢南血防所傅所長和宋科長介紹後,我們直奔草坪旁的一條溝渠,開始找尋釘螺。

隊伍沿着溝渠一字排開





釘螺隐藏在被扒開的枯葉之下




這是結束時遇到的一幕場景,趕緊上前提醒注意安全,但腦海裡突然出現一句話“請記住曾經有人不顧個人安危拉過你一把”,于是搶拍了下來。



大家肯定注意到溝渠旁的一大片綠色草坪吧,請問假如要探明其中釘螺分布情況,你認為需多少人花多長時間才能得出科學可靠的結論?如果我說兩個人一天時間你信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研究思考一下,完成此事究竟須要一個人具備何種研究态度和素質能力。我們去的現場是血防同志考察多個地方才挑選而來,僅僅是讓大家感受實踐的重要性,書本上的知識最終是要回到現實,造福社會,服務他人,其更廣更深的意義還在于科學研究背後的探索方法和精神,管中窺豹,一葉知秋,以小見大,觸類旁通,才能深谙研究之道,大道至簡,萬變不離其宗,這就是學習過程中的“悟”。
(2021.10.31 朱紅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