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師資隊伍 > 最新動态 > 正文

科學管理 精心操作——政府決心守護學生營養

【來源: | 發布日期:2012-05-10 】

新華社北京5月8日電(記者吳晶)一段長達半個小時的視頻報道集錦,拉開了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春季調度會的序幕。大屏幕上,媒體的反複追問、相關部門的介入調查,讓來自中西部22個試點省份的主管負責人又一次直面問題。

“帶着問題來,才能系統地梳理問題,找到系統解決問題的辦法。”全國學生營養辦主任、教育部副部長魯昕說。

最近一段時期,媒體連續曝光了一些地方在實施營養改善計劃中的問題。此次會議特别安排廣西、貴州、雲南等媒體集中曝光的省份,報告相關事件的調查及核實情況。

廣西那坡3元營養補助被套利,貴州畢節市織金縣八步鎮中心小學疑似食物中毒、雲南昭通市鎮雄縣塘房鎮3所學校學生食用企業供餐身體不适……每一件媒體曝光或地方上報的事件,各級學生營養辦都在第一時間實行介入調查,調查結果向社會公開。

“媒體近期曝光了一些營養改善計劃操作中的問題,主要包括一些地方政府落實不得力、供餐中出現‘套利’情況、試點學校食堂條件普遍較差等等”,魯昕說。

針對已經發現的問題,各地都推出一系列整改措施。如,确認企業供餐不衛生後,雲南鎮雄縣對承包企業責令停止供餐,并作出以貨值金額5倍的罰款處理,對相關學校負責人分别給予相應處分;核實媒體報道有出入後,廣西進一步排查試點學校,及時向媒體通報情況。

實施營養改善計劃的680個國家試點縣,全部都在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這些地方行政能力、财政能力、基礎條件相對薄弱。試點學校在較短時間内從教學管理轉向教學與生活管理并存,确實存在很多困難。

2011年12月,為了啟動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全國學生營養辦對所有試點縣的教育局長和财政局長約1500多人進行了面對面培訓。2012年3月,為了督促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全國學生營養辦已于3月專門開設了舉報電話和舉報郵箱。

本次會議特别邀請免費午餐公益行動發起人鄧飛、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楊東平等出席。魯昕說,“政府決心與社會共同合作做好營養改善計劃。”

就在本次會議召開前,《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應急處理暫行辦法》剛剛印發到各地。與此同時,各地也提交了一些改進實施營養改善計劃的創新辦法。如,河南提出增加對農村寄宿制學校食堂臨時性價格補貼,廣西研究起草營養改善食譜、編制學校食堂(夥房)建設小常識;貴州建成近萬個農村中小學食堂,并在積極回收對外承包食堂。

魯昕說,公共服務體系建立需要過程,政府履行公共職責的能力需要在生産力發展、社會進步過程中不斷提高。我們要不斷研究新問題,不斷解決新問題。

全國學生營養辦也為與會者布置了“10道作業”,聚焦10個當前亟待解決的課題,包括:營養改善計劃完善安全體系,健全安全長效機制問題;教育行政部門履行學校後勤管理能力問題,學校提高學生生活管理能力的配套機制和政策問題;如何樹立和提高教育行政部門适應多元監督,提高整改效率問題;營養改善計劃專家隊伍建設,專家監督體系建設問題;營養改善計劃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機制建設問題;營養供餐公共服務體系和市場依法參與長效機制建設;營養改善計劃多元監督體系建設問題;營養改善指标檢測體系和改善效果評價問題;營養改善計劃政府與社會合作問題;學校食堂建設、管理、運行标準、政策問題。

任務依然艱巨。“不管有多大困難,營養改善計劃一直要持續下去,這是國家戰略,是對子孫後代負責,對國家長遠發展負責。”魯昕說。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