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訪談
首頁  -  講基礎故事  -  人物訪談  -  正文
【迎校慶 人物訪談】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 季維克老師

作者:采寫:張金馳(臨床本碩博2001班) 時間:2022-05-09 點擊量: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 季維克老師

個人簡介: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中華醫學會細胞生物學分會青年委員。緻公黨武漢醫藥衛生專委會副主任。先後于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内布拉斯加醫學中心(美國)獲得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碩士和博士學位,在常青藤盟校達特茅斯醫學院(美國)完成博士後訓練。2017年入職華中科技大學88858cc永利官网,在膜性細胞器動态調控與細胞器互作領域開展獨立研究,相關研究工作以通訊作者或第一作者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JCellBio.,eLife,PNAS,Nat.Comm.,JCellSci.和Mol.Bio.Cell等。擔任NatureCommunications等期刊的審稿人。

Q:請問您為什麼會選擇教師這個職業?

A:在研究生和博後階段,我的導師以及其他的老師言傳身教,是我的榜樣。從他們身上,我看到高校教師對教書育人事業的熱愛,對科學研究的信仰。雖然高校教師不能讓我獲得财富,但我能夠追求内心的情懷。另外,高校教師最大的職業優勢在于時間可以自由支配。上課之外的許多時間可以自由安排,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時間專注于自己感興趣的科研。

Q:我們也了解到您當選了2021年的優秀教師,這也是與您的教學方法與從教經驗分不開的,您能為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您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經驗嗎?

A:我在本碩博階段學習的專業是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直到來到同濟醫學院,才開始接觸醫學相關的科目,因此我深感自己知識儲備上的欠缺。在開始授課之前,我認真研讀了教材,并向系裡其他優秀的老師求教,力求将最準确的知識和信息傳授給學生們。另外,平時我會多讀相關的文獻,我希望讓大家能了解目前科學界的一些新進展和新觀點。

Q:您在教學過程中最看重什麼?

A:我認為教學應該是雙向的,不僅僅是我來講,将知識灌輸給大家。如果學生們能多和我互動,提出自己的問題,這樣我就能更好的了解大家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且我也能從同學們的提問和交流中受益。我希望在教學中能培養大家不斷求知、求新的學習精神,同時也能具有辯證的思維能力。

Q:那在老師您看來教書和育人該怎麼诠釋呢?

A:學習當然是大學生的首要任務,我的工作首先是向大家傳授專業知識,使大家畢業後有自立的能力。但光是刻苦學習是不夠的。大家到了大學這個階段,剛剛成年,正是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最為關鍵的時期。我希望成為學生們可以信賴的兄長和朋友,尊重學生,引導大家樹立正确的價值觀,科學觀和人生信念。像我的研究生,我希望他們畢業後都能有非常好的職業前景,但我更希望大家能不忘做科研、做醫生的初心,誠實做人,嚴謹做事。

Q:在您這麼長時間的教學生涯中您最滿意或者欣慰的人或事是什麼?

A:說來慚愧,我當老師也隻有短短的5年時間,我最激動的事,我記得非常清楚,就是2018年課程結束後,我收到學生們對我的教學評價,非常高。我之前一直很忐忑,因為我知道生物化學是醫學生最重要的基礎課之一,雖然授課前我備課充分,但我仍然擔心自己無法勝任。收到學生們的正面評價,既是對我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種激勵。謝謝大家,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更好的将我的所學所想傳授給學生。

Q:您對當代大學生的有什麼樣的期望與祝福呢?

A:借用習近平總書記的那句話“捋起袖子加油幹,越挫越勇總向前”!

Q:七十周年校慶您想對華中科技大學包括同濟醫學院送上什麼祝福呢?

A:今年是華科70年校慶,也是同濟醫學院115年的院慶,作為華科和同濟的一員,我祝福大學:傳承華科文化,再創世紀輝煌!


學院地址: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航空路13号

                  同濟醫學院88858cc永利官网2号樓1426室

郵編:430030 | 電話/傳真:027-83692608
院長信箱:jcyb@hust.edu.cn  
Copyright@ 中国·永利(8858cc·Macau)官网-Branding Company 版權所有 鄂ICP備05003322号-1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