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理學系馬嵘老師
個人簡介:2009年獲博士學位,現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藥理學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2012-2013年在美國内布拉斯加醫學中心神經藥理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3-2014年在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布萊恩婦女醫院神經疾病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後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神經變性性疾病(Alzheimer‘s disease,Parkinson’s disease)的發病機制。
Q:您為何走上醫學這條道路?
A:主要源于家庭的影響,我的母親是學生物專業,父親曾是醫院的醫生。家庭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對職業的選擇。
Q:您認為藥理學的教學和研究意義是什麼?
A:藥理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橋梁學科。學習藥理學的主要目的是要理解藥物有什麼作用、作用機制及如何充分發揮其臨床療效,通過理論聯系實際了解藥物在發揮療效過程中的因果關系。藥理學為醫學生即将進入臨床專業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藥理學的研究同樣意義深遠,藥理學研究為開發新藥、發現藥物新用途并為探索細胞生理生化及病理過程提供實驗資料。
Q:您的教學生涯中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情嗎?
A:光陰似箭,轉眼間,踏上教學工作崗位已經是第十八個年頭了,非常榮幸能在這裡學習和工作。藥理學的學習是枯燥的,難記藥名和藥物作用常常讓學生望而生畏。在讨論課上我會以生動直觀的形式把理論知識呈現給學生,或是通過有趣的口訣去記藥物的名稱,學生受到啟發,也會想出很多記憶的妙招。所以,師生之間的互動和反饋在藥理學的教學中非常重要。我也體會到教學中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讓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培養興趣,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時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自主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Q:您對于醫學生學習藥理有何期盼?
A:不僅是我,應該也是所有藥理老師期盼大家都把藥理學好。藥理作為一門醫學基礎學科,醫學生都要學好學紮實。俗話說“興趣是良好的導師”,雖然藥理學學起來不容易,但隻要樹立信心,培養自己的興趣,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跟随老師的思路,課後及時的複習和鞏固就一定能把它學好。
Q:今年是華中科技大學70年校慶,同濟醫學院115周年院慶,您有什麼祝福嗎?
A:70年對一個學校來講正是風華正茂,祝我們的學校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