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訪談
首頁  -  講基礎故事  -  人物訪談  -  正文
【迎校慶 人物訪談】生理學系 殷櫻老師

作者:采寫:張松濤戶佳欣王鵬遠(臨床本碩博2001班) 時間:2022-09-27 點擊量:

生理學系 殷櫻老師

個人簡介殷櫻博士,華中科技大學生理學系講師。2009年于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獲得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2012-2018年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從事博士後研究。2018年12月入職88858cc永利官网生理學系。研究方向為分泌蛋白在細胞内的轉運及與轉運受體的作用機制,以揭示相關疾病緻病機理。 具體研究内容包括:1)廣譜蛋白轉運受體的結構與作用機理,及對細胞分泌組的調控作用;2)分泌蛋白結構域篩查及下遊功能分析。近五年在國際重要期刊發表第一/通訊作者文章多篇,包括Plos Biology 等。

Q:您當初為什麼選擇從事教師這一職業呢?

A:首先要從我的本科專業說起,我本科的專業是生物技術。我最初選擇生物專業是因為我舅舅和外公外婆都是從事生物醫學相關行業。在我讀小學的時候,他們就會給我講一些相關的科普知識,我也會去他們的實驗室參觀,當時就對科學實驗很有興趣。在美國博士畢業以後在當地的基因診斷公司工作了一段時間。在此期間的工作内容是按照标準的流程對樣本進行測序,使用特定的軟件對結果進行分析生成一份報告單。我覺得這份工作太枯燥了,而進高校當老師既可以教書育人也可以從事科研,這一點還蠻能給我帶來挑戰性和成就感的。因此我離開公司進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進行博士後研究,并于2018年回國入職88858cc永利官网。在博士後期間我指導過很多不同國家的本科生做實驗,遇到過各式各樣的學生,在科研上為他們提供幫助,這是讓我感到有趣和有意義的事情。

Q:對于一名老師來說,您認為什麼能力是最重要的?

A:我認為當然是德!我覺得高校教師不僅要有全面的科學背景知識,而且也需要對學生抱有愛心。要把學生們視作自己的家人一樣去關心他們,當他們在學習或者生活上遇到一定的困難時,要及時幫他們解決,讓他們感受到學校的關懷,把愛心和責任一屆一屆傳遞下來。

Q:您在上課時有什麼方法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改善教學效果?

A:我的原則是盡我所能關注到每一名學生,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讨論小課上,我會有針對性地參與,觀察到哪位學生發言比較少,就會一步步鼓勵他活躍一點、積極一點。我在聽生理學系老師們講授理論大課時注意到老師們都會積極調動學生們的情緒,比如向同學們提問,結合本節課知識點列舉大家普遍關注的熱點事件等,這些方法我也在不斷學習中。

Q:您在教學過程中,遇到過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A:最大的困難還是教學、科研和家庭的平衡吧。我現在主要講授實驗課程,理論課方面我還需要花一些時間聽其他老師上課,豐富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經驗。另外,我們是科研教學并重,授課和科研要同步進行。課比較多的時候需要犧牲休息時間進行課題的研究以及基金的撰寫等。而沒有了休息時間,我可能就沒辦法全面照顧到家庭。所以科研和教學的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平衡這一點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

Q:在教學期間,給您帶來最大成就感的一件事是什麼?

A:作為一名老師,最有成就感的當然是看着學生們學到知識啊!學到知識直觀的表現一是他們能熟練掌握各種實驗技能,二是對理論知識做到融會貫通。我相信他們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都能舉一反三,輕松地解決各種問題。我在這裡隻工作了三年,這一點體現得還不是很明顯。我覺得最明顯的是以前博士後期間指導若幹本科生,看着他們依靠實驗成果和論文進入美國頂尖的醫學院如耶魯大學醫學院和貝勒醫學院等,會使我很滿足和自豪。

Q:能給我們講講給您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學生嗎?

A: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PBL中接觸的一位臨床醫學五年制的同學。他在PBL課程的每一個環節比如提出問題、制定學習主題等都積極發言,而且針對每一幕提出的學習主題,他都會很認真地查找資料并進行分享或讨論。我可以看出他對這門課是抱有興趣和熱情的。在我看來,不論是學生的學習,還是老師的科研和教學,有興趣都是最重要的。就拿科研來講,提出一個假設後,需要進行科學研究去驗證這個假設。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走很多彎路,需要思考許多方法去驗證。這個過程就要求你抱有興趣,興趣才是鑽研的基礎,也是克服困難的最大動力。那位同學顯然是對于未知的知識充滿興趣的。

Q:學校給您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

A:華中科技大學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對交叉學科的推動和建設。進校以前,我對交叉學科的關注度不夠高,而來到這裡之後,發現生物醫學可以和光電、材料、人工智能等學科進行交叉合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既可以學習到另一學科的技術,又能在和其他領域的學者們的交流過程中學到新知識、獲得新靈感。

Q:今年是華中科技大學70周年校慶,同濟醫學院115周年院慶,您對同學們、老師們和學校的期望和祝福是什麼?

A:我希望同學們能充分利用華中科技大學這個優秀的平台,在本科期間把基礎知識學紮實,以後不論是繼續升學還是工作,都可以更輕松地應對各種挑戰。希望老師們注重身體健康、勞逸結合,處理好科研和教學、家庭和工作的關系。最後,祝我們的學校早日邁進世界一流大學。祝學校和學院生日快樂!

編輯:陳晨

學院地址: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航空路13号

                  同濟醫學院88858cc永利官网2号樓1426室

郵編:430030 | 電話/傳真:027-83692608
院長信箱:jcyb@hust.edu.cn  
Copyright@ 中国·永利(8858cc·Macau)官网-Branding Company 版權所有 鄂ICP備05003322号-1

Baidu
sogou